应用心理硕士:人格心理学重点(11)


    认知流派理论1 人们是否完全按照Kelly的personal construct systems(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)来理解他人?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:凯利认为人即科

            为了方便大家备考研究生,本文整理分享 “应用心理硕士:人格心理学重点(11)” 相关内容,一起来看~

    认知流派理论

    1.人们是否完全按照Kelly的personal construct systems(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)来理解他人?

   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:凯利认为人即科学家,能不断地把关于经验的复杂信息纳入个人建构之中。他把人们解释和预期事件的主要工具称为"个人建构",它被个人用来解释或说明经验,赋予经验以意义,或者对经验作出预言。是一种用来解释和?事件的认知结构。人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人建构。

    A 建构元素

    (1)内容(友好-不友好,随和-坚持己见,傲慢-平等,外向-内向)(有吸引力-相貌平平,高兴-不快,体贴-疏远)

    (2)元素方式(随和-固执,外向-忧郁,兴奋-平静)

    B 建构方式

    (例,对于把友好看得很重要的人,友好-不友好,如果友好,则进一步了解,否则,停止了解)

    C 建构理论对咨询的启示

    心理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建构系统时,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(文化、亚文化对咨询师的要求)

      2.Kelly的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与社会心理学探讨的光环效应等有何联系和区别?

    光环效应:晕轮效应,又称“光环效应”,属于心理学范畴,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,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。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"好"的,他就会被"好"的光圈笼罩着,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"坏"的,他就会被"坏"的光圈笼罩着,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。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,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,向周围弥漫、扩散,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。

      3. 认知流派人格理论中,“理想的我”、“实际的我”、“应该的我”和“可能的我”这些概念与精神分析、新精神分析、人本主义流派人格理论的那些概念相似或相同?为什么?

    理想的我:即你对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心理表征。

    实际的我:包含所有关于自己是何种人的信息。

    应该的我:是对我们将来可能会成为的人的认知表象。包括我们渴望成为的角色或从事的职业,不想成为的角色,希望将来具有的品质。

    可能的我:对我们将来可能会成为的人的认知表征。


            以上是黑龙江文都为大家准备整理的 “应用心理硕士:人格心理学重点(11)” 。更多考研免费复习资料、考研分数线等内容欢迎访问黑龙江文都研究生信息网,或直接咨询老师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考研集训营 >> 考研课程 >> 考研辅导 >> 尽在哈尔滨文都网

    历年真题 考试大纲 历年报录比 各校分数线 调剂信息汇总 分数查询 复试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