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方便大家备考研究生,本文整理分享 “应用心理硕士:管理心理学重点(7)” 相关内容,一起来看~
一、群体的一般概述
1、群体的定义: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,而是二人或二人以上,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,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。
2、群体的特征
(1) 各成员之间相互依附,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;
(2) 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有共同的规范,彼此相互影响;
(3) 各成员具有群体意识,即具有“我们同属于一群”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之感受
(4) 各成员的心理与行为,以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为宗旨。
3、群体的要素
1、活动;2、相互作用;3、感情;(4、群体的规范)
4、群体行为:在群体中,个体行为统一于群体目标,而形成组合起来的行为。
二、群体的分类
1、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,可以将群体划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
2、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,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
小型群体应具备下述特点:
(1)、人数不多
(2)、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交往和接触;
(3)、群体的成员、由共同的活动结合一起;
(4)、群体的成员之间能产生感情上的相互关系;
(5)、他们的行为受群体中形成的规范所调节。
3、根据个体的归属,可将群体划分为实属群体和参照群体
(一)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
1、非正式群体有5个共同的特征:
(1) 规模小,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;
(2) 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、观点和爱好为基础
(3) 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
(4) 群体内有一套见效快的和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,并且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。
(5) 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。
2、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非正式群体的分类有如下几种:
(1) 塞利士的分类:冷淡型;乖僻型;策略型;保守型。
(2) 道尔顿的分类:垂直型;平等型;随意型;
(3) 里维斯的分类:友谊型;嗜好型;工作型;自卫型;互利型。
3、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根据的分类:积极型;中间型;消极型和破坏型。
三、群体的形成
(一)非正式群体的形成
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两大方面:
1、心理因素(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首要因素)
(1) 价值观念一致
(2) 兴趣与爱好一致
(3) 性格、脾气相近与互补
1、 环境因素
(1)工作与生活方式
(2)共同的利害关系
(3)亲缘关系、地缘关系及历史关系的影响。
四、群体的功能
(一)正式群体的功能
1、完成组织任务
2、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求
3、协调人群关系
4、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
(二)高效率的群体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
1、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联系
2、成员之间有高度的影响力和交互作用;
3、共同参与制定政策
4、群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较高,乐于接受组织的目标,并且完成任务出色
5、群体的成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充满了自信心和自尊心
6、群体的成员办事认真、快捷。
(三)非正式群体的功能
1、对组织发展的主要功能
(1) 促进作用
(2) 阻碍作用
2、对其成员的主要功能
(1) 满足其成员心理上和感情上的需求
(2) 对其成员起着控制作用
(3) 对其成员起改造作用
(4) 对其成员起激励作用
以上是黑龙江文都为大家准备整理的 “应用心理硕士:管理心理学重点(7)” 。更多考研免费复习资料、考研分数线等内容欢迎访问
黑龙江文都研究生信息网,或直接咨询老师。
考研集训营 >> 考研课程 >> 考研辅导 >> 尽在哈尔滨文都网